研究成果

|

資訊組


近年成果


1.利用雲端機房建置灌溉管理地理圖資共同平台,減少傳統實體機房硬體投資與後續維運資源。

2.完成全臺17個農田水利會灌溉管理地理空間資料庫整合,成為完整之灌溉管理空間資料庫。

3.建置空間資訊服務平台,提供圖資服務增進圖資流通便利性,同時也能維持資料內容的一致性,增進日後資料整合之便利性。

  透過標準化程序輔導各農田水利會建立空間資料庫,並開發網路版、行動版、單機版應用系統,以解決農地及設施資料不全問題,再提供中央政府制定各項農業政策。

  建置養殖區之水情監測示範站,蒐集水位即時資訊,此外完成監測區域之數值建模及建置水位升降預測模式,提供水位預警資訊,並上傳至水情監測查詢系統,提升養殖區水情預警及防災應變成效。

  • 即時水情監測站
  • 評估養殖區設置即時水情監測需求
  • 水位昇降預測模式-數值建模工作項目
水位昇降預測模式-Sobek模型建置

  本案建立測報整合系統平台,統整影像及水文資訊,作為大數據分析之依據及提供水利會管理人員平時灌溉管理及汛防災應變之利器,並辦理教育訓練、現場觀摩,提升農田水利工作同仁現代化灌溉管理相關技術。

  本計畫調查七星水利會的圳路現況,並以每50公尺之間距進行樁號銘牌打設,提升管理人員於災害期間能確切掌握圳路受災位置,建立轄內主要圳路現況資料庫,且提高颱風豪雨災害應變及枯水期灌溉用水調配辦理效率。

  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規劃辦理印尼卡拉旺綜合農業示範區農民相關訓練課程及參訪,內容包括農田水利、水稻、種子檢查、養鴨及農民組織等課程,以提升示範區農作產品品質及農民知能。

  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與印尼以農田水利構造物及灌溉管理組織制度等面向進行交流,並協助我國農業相關產業拓展新南向國家市場。

  建立臨前分析機制,落實防救災作業,透過應變演練及研討會議提升農田水利會災害防救知識及緊急應變能力,並建置災情通報系統掌握即時災損情形,以健全農田水利災害防救體制,減少災害所造成之損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及國土之保全。

  本計畫於嘉南大圳建置閘門監控系統及水位監測系統,以達調節灌溉用水,於抗旱時期並可作為精進用水調節之輔助工具。

  物聯網監測資料導入最新雲端運算與物聯網先進之系統架構,利於整合灌溉用水情資,搭配開發之應用系統,實現智慧調控之目的。

  計畫藉由大數據資料庫與水位預測,預期能掌握埤塘水文資訊,管理水量調蓄、輸送等,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本組簡介


歷年成果


  • 農田水利會業務電腦化推動
  • 水稻田生態環境保護基本資料庫建置及管理系統開發
  • 灌溉水質污染監視管理系統
  • 水利會圖籍資料庫管理系統建置
  • 旱作灌溉推廣系統及維運
  • 推廣水田生態環境保護及地下水涵養補注─農田水利會灌溉管理基本資料庫維護及技術轉移
  • 農田水利會灌溉管理地理資料庫建置及GIS系統開發
  • 農田水利會各項管理資訊系統、農業環境基本資料庫建置及應用系統開發
  • 農田水利災害防救整合系統
  • 農田水利會貯水池、水路水文監測設置與動態分析管理平台建置
  • 全國養殖漁業生產區域環境及生態管理系統
  • 無人飛行載具發展3D社區景觀規劃平台
  • 農田水利自動測報系統及資料中心系統更新技術服務
遙測台灣北部衛星影像處理
網際網路地理資訊系統
農田水利圖籍資料庫管理系統

成果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