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心
創立緣起

農業工程為發展農業現代化極重要之一環,民國五十九年各有關政府機關代表及與水利界專家學者,秉承政府長期科學發展之決策,乃有成立一非營利性科技研究民間團體之構想。經積極籌備後,向經濟部申請設立「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本中心),五月十四日旋奉經濟部第二一九六三號函許可設立,並於民國六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向桃園地方法院申請登記設立完成。
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獲經濟部同意將本中心之中央主管機關更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迄今。
研究經費
本中心營運係遵照董事會之指示,以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為經營方針,經費來源除少數基金孳息等收入外,多以積極向各相關機關爭取委託(補助)研究計畫,如科技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與17處管理處、漁業署、農糧署、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署北、中、南區水資源局、水利規劃試驗所、各河川局以及各縣市政府與相關單位。
機關首長
董事長 /
洪國浩

現職: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董事長
學歷:
- 大葉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經歷:
-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秘書長
- 雲林農田水利會代理會長
- 南投縣草屯鎮鎮長
- 台灣省諮議會諮議委員
- 台灣南投農田水利會會長
- 草屯鎮公所秘書、主任秘書
-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技士
- 台灣省都市計畫委員會技佐
- 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委員會技士
技術長 /
譚智宏

現職:
-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技術長
- 台灣農業工程學會 監事
- 台灣農業灌溉協會 理事
- 國際灌溉排水協會技術委員會 執行秘書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農業暨生物工程學系博士
- 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研究所碩士
- 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
經歷:
-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員兼組長
- 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遙測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
- 國立台灣大學水工試驗所 研究助理
研究專長:
水文分析、水資源工程、衛星遙測、地理資訊系統
組織任務
介紹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是一個非政府的非營利性研究組織,事業主管機關自民國七十八年年十一月起改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監督。
歷史

「農業為國家的本,工程為建設的基」,是故「農業工程可說是國家建設的本基」。民國五十至六十年代,為使傳統農業能夠與時俱進,並且奠基國家水利建設與提升農業科技發展。在水利界專家及農業先進們努力奔走與籌募基金下,「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於民國五十九年五月十四日獲經濟部函准設立,並於民國六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向桃園地方法院申請登記設立完成。
任務
自成立以來,一直關注於台灣農業工程的發展,並協助政府機關和農業事業團體,進行農業工程生態及漁業工程設計研發、農業水資源調查分析及研究應用、GIS技術應用於農田水利及水資源開發、農業水質淨化與檢驗技術廣與農業災害管理的政策研究、推廣與應用。

組織
依業務範疇分設有「資源組」、「工程組」、「環境組」、「資訊組」、「行政組」等部門。本中心所有研究及行政人員皆由農業工程相關領域的菁英組成,共同為台灣農業科技的發展與環境永續而努力。
原則
本中心除與時俱進,不斷投入創新資源,致力於改善國內農業環境與技術,仍不忘最初中心成立的核心精神,奉行非營利、研究農工技術的宗旨,努力研究新知,以「農工設施自動化、灌排管理科學化、農業資料資訊化、農業環境品質潔淨化及水土資源利用高度效率化」為導向,持續為社會大眾服務。
國際交流

學術和國際合作
為提高研究品質,本中心與台灣大學農學院簽訂有合作契約,並且邀請國內外公私立大學教授及學術研究機構人員,跨領域合作從事專案研究計畫。

同時,亦積極參與國際性組織之研究計畫,例如: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IWMI)及國際灌排協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ICID)等。

藉以提昇研究水準並擴大研究領域。另外在農業水利相關的國際合作交流計畫方面,合作國家包含美國、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與布吉納法索等國。

近年來,本中心也積極協助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前往泰國、印尼與越南等國分享農業工程設施規劃設計及管理等經驗,並與越南水資源研究參與式灌溉管理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開啟本中心跨向國際服務的新頁。
泰國

台灣與泰國進行地理資訊系統(GIS)及遙感探測(RS)相關技術交流,並赴泰國辦理GIS工作坊(Mobile GIS, Web GIS)促進泰國皇家灌溉廳(RID)所轄Krasie灌溉計畫區域應用地理資訊系統技術於灌溉管理,增進泰國農業用水效率,期促進台灣農田水利科技化灌溉管理技術輸出並與南向國家合作交流。


越南
本中心與越南水資源研究學院參與式灌溉管理中心於108年9月簽署合作備忘錄,明訂雙方合作議題及期程,建立臺越於農田水利技術交流合作模式,包含節水灌溉、地理資訊系統及物聯網(Iot)等技術於農業灌溉管理應用。



